CMX_YouTuber 的大小事-心得紀錄

yu-ting,Syue
12 min readOct 18, 2019

--

啊啊親眼看到阿滴跟嘎老師好開勳-//-

每次的圖都超棒的拉

Russell作為大中華區合作夥伴經理,在這個讓人看不清的職稱中,其實工作的內容就是當各位youtuber們的顧問,從數據層面著手,為每個成長中的youtuber,提供創作路上一個不寂寞的歸屬。

淺談youtube生態

第一部youtube影片

youtube起初的願景為:Broadcast Yourself(傳播自我)
隨著時間,逐漸轉變成,想要建構雙向的生態系。

Give everyone a voice, and show them the world.
給每一個人發生的機會,並向他們展示全世界。

各種大大

這邊用了一個我覺得很棒的小工具menti.com
即時的調查在場各位在youtube上的操作頻率、觀看喜好、類型等等,也可以匿名發問~
動態效果很酷炫,這類型工具真的是活動必備XD

調查中也問到,有多少人想成為youtuber?多少人已經是youtuber?
找到自己所擅長的事,不要把自己擅長的事情當成免費的,如果加入youtube合作夥伴計畫還可以得到廣告分潤喔(業配模式qwq)

從youtube開辦到今日,現在每分鐘上傳的量已達500小時,換句話說,你需要花82年,才能看完昨天上傳到youtube的影片。

User/Creators/Advertisers

youtube平台本身的生態,透過觀眾(User)、創作者(Creators)、廣告商(Advertisers)

現今有許多網路原生代的觀眾,在對於網路的初次體驗大多是在手機上面,後面也有分享一位youtuber,稍後再分享。

在輔導創作者的部分,若你是剛起步,或者是還在學習相關的知識,可以到youtube所提供的,創作者學院(Youtube Creator Academy),去學習製作一個成功的頻道,讓你在創作影片的時候,可以有一個可以參考跟依循的地方。老高跟理科太太也有好好看完課程喔~

一個頻道要怎麼成功呢?

Russell作為顧問,在數據與工具的操作上,提供專業的分析與學習社群,讓創作者們可以彼此交流,除此之外,顧問無法協助到的地方,就需要靠創作者本身,不管是流量還是心理情況,都需要靠自己去尋求突破了。

Life of a youtuber

這個影片在講,每個youtuber在不同階段會遇到的情況,然後不斷循環。

起初需要的就是熱情,讓你開始上傳自己的第一部影片,然後在這個循環的過程中,去加強自已頻道的五個面向。

內容策略
影片技巧
品牌&業務
盈利
個人成長

其中內容策略是最難的,內容空洞,其他東西都具備了也是空談~

目前Russell所觀察到的內容趨勢有以下:

「小眾非主流」躍上主流,台灣正邁入內容多元化新紀元

這邊列舉了幾個議題雖然較冷門,但在創作者持續的耕耘下,也慢慢的吸引到主流目光。

像是:臺客劇場(環保)、好和弦(音樂&樂理)、喪屍老爸(導演?)、sunguts(物理治療師)、呱吉(灰色地帶的討論,腥羶色嗎?)、meg(穿搭)、空罐王(繪師)等等。

知識型內容興盛,近半使用者為了「學習」來到Youtube

一部分也覺得也是因為,特定專業的內容變多了,可能不一定要學會,但可以對這些領域有一些小小的認識。

像是:Twoset(小提琴&古典樂)、恩熙俊(酒類科普)、lo-fi house(風格設計師)、蒼藍鴿(醫學)。

創作品質更趨精緻,節目化長內容崛起

台灣觀眾單支影片續看完成率年成長25%
從起初的Vlog,到現在逐漸有單元化、系列化傾向。
在這樣的規劃下,創作者可以以系列,在觀眾眼中留下特定的印象,流程公版確定下來後,也可以透過置換內容,持續創作系列作品。

像是:一日系列、Joman show、去你的晚餐(展榮展瑞)、語錄系列(這群人)、老爹講動畫等等。

不再只是小朋友的事,更多大人跟著拿起相機

這邊的小朋友不是真的小朋友,指的是網路原生代的這群人,傳統媒體原先比較不了解這塊,但逐漸的也開始正視這個市場,主流媒體也開始慢慢加入youtuber這個大群體之中。

sor 這邊我想不到QQ

創作者間的合作,成為頻道成功的關鍵

之前聽呱吉在講youtuber經濟學的時候有提到,每個youtuber都有各自的屬性跟受眾,也會有相似跟相異的地方,youtuber可以透過跟別人feat,或者是組成團隊小組作戰,不僅可以互相導流,在創作上面也多了很多的彈性跟選擇。

像是:Throw back Thursday、交換禮物、走鐘獎、自由新鎮系列。

雖然自由新鎮系列比較偏向遊戲,構成部分也是實況主較多,並且在GTA V RP(Role Play)上,但因為每個實況主都有從各自的視角切入、紀錄,也會因為劇情的推動認識到不同的實況主,是一個超級巨大的互相引流企劃,在youtube也會以各種視角精華呈現,很有趣的企劃~。

《俠盜獵車手5》從鬼島RP到自由新鎮,動真格的「Role Play」網路群像劇上演中 📺
詳細可以看這篇~

內容多樣性十足,創意延伸至多頻道策略

現在的youtube,也進展到需要分眾的情況,這邊提到目前youtube頻道上,大約有15%是原本創作者的第二頻道,在知識分享的部分,也越往專業的方向去,因為面對的受眾是普羅大眾,在面對艱澀的硬知識,創作者會透過簡單易懂的類比舉例,讓觀看用戶可以學到不同領域的內容。

分眾頻道:蔡阿嘎蔡阿嘎的生活頻道蔡桃貴阿神搞神馬等等

大大服務過的頻道!!感謝大大讓我們看到這麼多有趣的內容!!

各國youtuber分享

啓發性 / Săn bắt và hái lượm

開箱農場的各種蛋,而且因為所在地區偏遠,網路速度不過,所以在用手機拍攝剪輯完以後,需要搭車到城市的網咖去上傳影片,也是在這個時候才會看到網友們的留言。

題材冷門也沒關係,只要你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也願意分享就夠了。

分享價值 / Wengie

分享生活中各種實用的小技巧,讓粉絲願意分享。

10分鐘長的影片,能否用一句話來說明它值得分享的理由。

對話 / Liza Koshy

分享平價百貨的內容,直接就在百貨裡面拍攝,推著車子抓著商品就拍,拍完再放回去XD,個人風格也很強烈。

創作者要把Device當成朋友,就像是面對面說話一樣,即便你身處在任何場所,仍要真誠的面對鏡頭。
Fans in the Device.

互動 / nigahiga

鼓勵粉絲在影片下方留言,然後要有禮貌地寫下你的願望,台主會從中挑選他有興趣的題目來拍。

這邊我覺得很像參與式設計,以前有圖文安價,也有接龍式的小說創作,音樂類型的接龍影片也是一種,可以加強彼此之間的認同。

讓觀眾有參與其中的感覺。

合作性 / 展榮展瑞

去你的晚餐系列,影片的流程、來賓與主持人的互動大多相同,在這個企劃的模組下,透過邀請不同的來賓,達到互相導流的效果。

youtuber在經營上,在創意以外,有部分在賣的是人設,在看跟其他來賓互動的時候,也有種role play的感覺XD

選擇受眾相像,但不太重疊的合作對象,互相導流流量。

拓展目標受眾 / Kurt Hugo Schneider

誒怎麼只有這個貼過來這麼大一個XD

幫音樂重新編曲,總是比原曲更好聽XD
因為訂閱量達到一個瓶頸,透過youtuber的數據發現自己的第二大受眾群在台灣,因此想要透過學習新的語言拓展市場,花了半年的時間學好中文,現在會有全中文發音的影片,也逐漸在中文地區火起來~

找到你的目標受眾,讓觸及的範圍得以延伸。

無障礙 / Dude perfect

挑戰型頻道的始祖,像是丟水瓶挑戰,並且在影片起始會有個簡單的介紹,讓長期未接觸,或者是初次觀看的用戶,都能夠快速進入主題,並且對頻道、影片有基本的認識。

對於長期觀看的人來說,或許對台主已經有基本的認識,要怎樣快速介紹的清楚明白,又不讓老觀眾覺得厭煩,中間的平衡要在權衡一下。

先前在看從電玩直播主,延伸到youtuber圈子的6tan也有提到這點,過往大家對於他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遊戲精華,但對於他個人,或者是從其他頻道過來的人,真的對他一無所知,所以即便繁瑣,還是會在介紹一次。

要把觀眾都當成是第一次來的人。

爭取曝光機會 / Strange parts

到了深圳這個蘋果零件重鎮,便嘗試在當地尋找零件,並組裝自己的iphone(這支影片我當時也有看XD

這位大大特別的點是,會用各種方式讓曝光機會極大化:
* 上片時間-選在蘋果發表會的前後上片
* SEO — 工程師背景讓他可以很好的優化這塊
* 主動聯繫媒體 — 告知上片時間,並可以獨家提供一些資訊

要想盡方法讓自己有機會曝光!

一致性 / Haburu

摁摁貓咪鋼琴,從影片總覽可以看到每個縮圖都是貓貓躺在鋼琴上,讓彈奏的人透過鋼琴替貓咪按摩(meowssage)。

找到你擅長的領域,抓出重點,發展一致性的主題或內容。

持之以恆 / Hikakin TV

開創頻道以來,維持日更!!!

除了日更以外,他本身也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在影片的頭尾都有讓人印象深刻的記憶點。

開頭的「崩崩~hello youtube」,還有結尾的剪刀石頭布,對於養成習慣收看頻道的粉絲來說,這是每天必經的儀式啊。

堅持下去!

身為顧問

作為顧問的Russell,也觀察到幾個點:

花很多時間,投入很多
領域太新,需要有人可以交流
可盈利,延續熱情,讓這個狀態可以長久

透過建立社群,加入合作夥伴計畫,以上都可以實現,更能得到幫助,而且youtuber們在社群建構起來後,會開始自己凝聚,作為顧問,就是要他們最好的靠山,默默地持續的在背後提供相關的幫助。

未來的世界

1.網路與傳統的邊界逐漸模糊,創作者的內容比起傳統媒體,反而準備得更好,也更能抓到觀眾的目光。以傳統媒體來說,也逐漸地開始正式網路媒體的影響力,也開始涉足其中,現在看來,或許還是競爭關係,但日後勢必會逐漸地融合在一起。

2.品牌的內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存在(影片),漸漸的從內容開始,慢慢走進用戶的心理,留下印象。

3.未來不用到百萬訂閱,只要把握一批死忠的粉絲,而且是願意花錢在你身上的粉絲,其實就夠了。所以小眾不會無法存活,依然可以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天地。

這邊也有提到,現在的超級發言,跟加入頻道會員,都只是初步的功能,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服務。

文末心得

就當作是古典樂入門,大家看看吧XD

先來推薦一下自己很愛的頻道,youtube真的讓過往難以觸及的專業領域,透過youtuber的轉化變成親民、資訊容易入口的狀態。也能知道古典樂手在他們的音樂世界裡面是用怎樣的視角看世界跟我們XD。

平時雖然沒有在自己經營,但算是有在觀察youtube的生態,這次從顧問的視角來看,作為一個協助的角色,要適當的輔助一個頻道成長,也要建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讓youtuber形成一個可以自我成長、後輩也能藉由分眾找到自己的鐵粉。

感謝CMX跟講師給我們一場這麼精彩的分享~

-

【 #CMX給社群經理的社群 】
Real Connection, Real Community!
台灣第一個為社群經理 Community Manager 而創的「學習型社群」
➡️立刻報名 CMX 特別企劃 — CMX SUMMIT 舊金山年會分享會 :http://bit.ly/CMX1123
➡️加入CMX社團傳送門:http://bit.ly/CMXGroup

#CMX_OCT

--

--

yu-ting,Syue
yu-ting,Syue

Written by yu-ting,Syue

我有兩隻貓,喜歡玩遊戲,UIUX 精進中

No responses yet